电子商务是新经济的代表,它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在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建立新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尽管受全球经济增长迟缓的影响,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增速较往年略有下降,但仍实现了27.9%的增长,达到8.1万亿元。其中,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6.2%。
电子商务不断改变着传统商业版图,零售业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与此同时,我国中小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在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下,电子商务凭借交易成本低廉、交易流程简化、经营范围广阔的优势,成为众多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节约交易成本的首选经营方式。
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突破18万亿元,经常性应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将占中小企业总数的60%以上。
虽然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表现出热情,但在现实生活中,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也遇到很多问题,如基础设施不足、信用体系不完善、物流衔接不畅、贷款融资难等。
对此,笔者认为,基础设施不足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难题,物流、宽带的建设投资大、回收期长,需要各级政府进行协调和统筹。政府应加大物流、宽带的基础设施投资,对西部、偏远地区给予投资倾斜。
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为以后的转型升级带来障碍。中小企业应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立包括信用档案、信用担保、信用评估等内容的信用管理制度。国家应建立银行、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协调配合的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信用信息互通互联。根据电子商务环境和交易的特点,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信息应用的范围和形式,加强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的应用,保障中小企业诚信交易。
高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产业离不开物流产业的支持。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降低物流企业负担。
贷款难、融资难是困扰中小企业的老问题。政府及相关部门可在全国范围内加快推广电子商务网络联保贷款模式,建立与电子商务平台紧密结合的网络银行,专门服务融资金额小、缺少融资担保和资产质押条件、现有银行贷款体制难以覆盖的中小企业。
Copyright ©2025-2026 杭州常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0036518号-1浙公网安备案 33010402000173号电话:0571-56087094
货捕头由汇商通分销系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