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2年,弘毅资本12亿投资苏宁。很多人等着看弘毅的好戏,但赵令欢一直都很淡定,三年来的言谈举止,从没有对苏宁这笔交易失去过信心。当年,不仅无人喝彩,且批评不断,直到去年阿苏联姻。
此次阿苏联合发布的“三体贯通”战略,将在未来三年围绕激能“品牌商”、赋能“零售商”、服务“消费者”展开新一轮的融合,为零售链条三大主体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同时,将向合作伙伴开放用户资源、流量资源、大数据资源,与品牌巨头结成“王者联盟”,并联合推出围绕品牌的“万亿智造计划”。此外,阿里、苏宁还共同出资100亿设立孵化基金,在内部培植新品、孵化创意品。
据了解,在三年内,阿里巴巴和苏宁将联合“王者联盟”进行品牌孵化及供应链重构,使目前在两平台上具有百亿规模的品牌。如美的、海尔、三星、海信、华为、 小米等,三年内年销售额达到500亿元;使目前在两平台上具有50亿规模的品牌,如联想、西门子、索尼、创维、佳能等,三年内达到年销售额200亿元的规 模。
三个男人的战争
马云表示:不看好自营B2C模式,因为京东模式太重,商品过于丰富,难以自营采销,而且数以千万计的订单需要配送,200万快递员管理也非常难。至少在阿里看来,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
总之,马云表示不看好京东模式,在此前采访也表示过,阿里员工最好谁都别去惹京东,免得京东倒闭了怪阿里。
最后,京东做了开放平台,自营+平台模式,更多的长尾商品,以及非标类的服饰进入到京东。阿里越做越重,建物流、投资苏宁攻线下。
苏宁最近发布的年报显示,在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增速连续第四年下降的背景下,苏宁云商2015年线上线下业绩大幅度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4.44%,线上平台商品交易总规模同比增长94.93%。
苏宁近六年来的“巨变”,这头千亿级的狮子试图跟紧这个时代,脱离原来连锁零售业的定义,将自己转型成为一家基于O2O模式的互联网零售企业。
2015年8月10日,阿里巴巴宣布斥资283亿元入股苏宁,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在苏宁与阿里化敌为友之后,合作10个月来,陆续打通电商、物流、售后服务、营销、金融、大数据等线上线下体系。
现在的电商早已不是十年前的洪荒时代,客户遍地都是,有货就不愁买家。现在不是说你有好产品就能一定卖掉。僧多粥少,竞争激烈,你不愿意做好的,自然有别人愿意做好。电商经营就如一根链条,环环相扣,只有做好每个环节,才可能成为最终的胜者。
不管是生态战略布局还是出于企业市值考虑,腾讯和阿里不相上下。如今,腾讯带着京东和阿里联合苏宁处出针锋相对。无论是电商还是移动支付等战场,全面战役早已打响。表面上的电商之争,实际上背后还有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较量,每一步都和未来的互联网格局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