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1日的香港,超强台风“海马”来袭,风雨大作中,香港街头店铺关闭,行人寥寥。
而前一日参加天猫2016双11启动仪式的媒体们,迎来的是离港航班的全面取消。“对天猫来说,这次台风有如神助,香港同胞们要在逛天猫中度过了。”一位因台风无法出门而选择刷天猫的媒体同行半开玩笑地说道。
历史或许总是相似。2003年春天,非典肆虐,线下经济进入前所未有的寒冬。而淘宝网正于此时诞生,并顺势成长壮大。
不过就算是有“神助”,已走到第八个年头的双11也面临着外界创新乏力、增速放缓、透支消费等质疑。在去年首次尝试晚会的形式并且对手也跟进之后,双11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中国电商整体交易额增速连续三年下滑,去年912亿元之后,今年的增长空间还有多大?平台和商家一味追求交易数字、消费者冲动消费到底带来了什么?
这些与2015年双11“七年之痒”的舆论风向似乎如出一辙,却又是阿里在双11走到第八年之后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而双11的缔造者、2015年刚刚接任CEO的张勇,似乎已经有了解决答案:“阿里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就是因为我们一直是一个敢做梦的企业,而我作为CEO是必须敢做梦。”
这位曾笑言被马云“推下地狱”的CEO去年已经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无论是杭州北京双主场开启全球化,还是首次采用晚会形式将购物与娱乐相结合,再或是大规模个性化运营深挖消费能力,都让双11从主题到内容进入新的阶段。
而最终交易额冲击到912亿元的至高点,实现同比增长59.7%,甚至超出了2014年58.6%的增速。
实际上,对于阿里来说,双11已经不再是打折促销的购物节。张勇更愿意将它定位成一场狂欢。和购物相比,他更愿意看到双11成为一个生活方式。
只是张勇很难直接参与到这种狂欢里面。虽然每年都参加双11,但他更多的体验,是深夜和技术团队一起奋力工作,忙完之后才发现想买的商品已经没了库存。2011年双11曾遭遇午夜惊魂,零点后库存系统出现问题,与团队抢修的他甚至彻夜未眠。
有一年,抢到了一副耳机,成了他最接近“狂欢”的时刻。
以下为阿里巴巴CEO张勇采访实录摘要(经过新浪科技编辑整理):
每年都会参与双11曾遇午夜惊魂
问:您作为消费者参与过双11吗?哪一年印象最深刻?
张勇:我当然参与双11。记得有一年我抢到了一副耳机,非常高兴。但我每年都有遗憾,因为自打有了媒体大屏以后,我每年都会在一些时间出现,但是在零点的时间我肯定不会出现,那时候我是跟我们的技术总指挥和核心团队在一起,那段时间是最危险的时间,我都是要全力以赴地工作,所以作为一个消费者,你就会有遗憾,等你缓下来,到半夜三点左右,你会发觉很多你想买的东西被人家买走了。
其实每年双11都有一些独特的经历,我开玩笑说,等我老了写回忆录用。但是我记得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2011年,那一年我们发生了午夜惊魂。零点以后,我们的支付、系统没有问题,但是我们的库存系统出了问题,比如说一个商家卖衣服的,他有大中小三个号,他有10个颜色,他的库存因为系统不稳定被打乱了。半夜我们紧急的抢修,那年我是彻夜未眠,非常幸运的是在天亮之前,我们恢复了。
在这之前我们一直很强调支付宝的安全性,强调支付稳定,但那一年我们才认识到,货和钱一样重要。库存的准确性是商家的生命线。我们自打那以后在库存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我们现在从单独的电子商务库存,扩展到了跟门店打通的库存,这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课题、新的挑战,就像每年双11我们都要攀登一个新的高峰一样,我们讲全球共享库存,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技术挑战。
双11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问:与前些年相比,双11的价格优势越来越不明显,双11新的吸引力在哪?
张勇:双11发展至今,我们已经没有把所谓的低价作为双11的消费者营销点。当然双11我们所有商家参与,我想价格是不是有吸引力,所有消费者可以用自己的行动去判断,当然我们平台在几年以前就有一套成熟的方法,保证我们商家的价格在这中间并没有一些恶意的行为,保证消费者的权益,但是我们主观上并没有说绝对低价是双11的卖点,我们也不希望做这样的卖点。我想今天的商业发展,今天消费的发展,走向的共同的方向就是消费的升级,满足未来的需求,我们去把它真正地通过从购物变成消费,最后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这是我们这几年的演变和努力的方向。
双11每年都要有创新,其实不光是双11,我们平时的业务上都需要有创新。今天中国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它的未来就来自于创新。一味靠模仿、一味靠抄袭,这样是不可能有核心竞争力的,所以在这个上面,我一直跟我们的团队说,我们应该非常自豪,因为我们永远走在最前面,我们永远会看到我们做了什么,会有人去做,今天的双11变成了一个社会所有消费者的节日,我们前几年很多的玩法、很多的方式,今天也有很多别的公司会采用,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事情,这说明我们做对了。一味的抄袭、模仿是带不来竞争优势的,只有真正地面向明天,才能够持续发展。
问:双11在阿里的战略中扮演着什么角色?淘宝天猫在双11中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张勇:对天猫来讲,双11今年到了第八年,它带动了消费信心和消费升级。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互联网化的进程也有非常大的带动作用,每年的双11都是一个商家、合作伙伴和消费者的总动员。商家准备货、准备资源,快递公司准备物流设施和快递的能力,这里边融合了大量的社会力量。而在这个准备的基础上,我们很高兴看到5年前的峰值变成了今天远低于常量的一个状态,我们也觉得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我们也希望今天的准备能够为未来做好准备,为未来整个变革从今天做起。
对阿里来讲,我想这对阿里的生态体系,包括阿里巴巴自己的团队都是一个创新的土壤,我们搞了8年,每年都要有新东西,每年都要给用户新体验,所以逼着我们每年都要想新主意。我们既要有非常创新的想法,还要有非常好的执行,这里面不仅是我们的团队,还有我们的合作伙伴、商家,大家都要有扎实的团队,这样我们才能成功。当然对我们勇攀技术高峰也非常有价值,我们的技术体系、安全体系,每秒14万笔的订单创建、8万笔的支付,你不可能模拟这么一个场景来挑战技术上的珠穆朗玛峰。但是因为有双11,因为每年要这样准备,所以我们每年都要进行全集团的技术大练兵。这对整个技术的进步,对今天阿里在云计算、大数据上的快速的进展,其实是起到了一个奠基的作用。
关于整个阿里的淘宝、天猫要升级的东西。当然有很多,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第一,消费者在变化,消费者变得更年轻化,变得更个性化,消费升级的过程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第二,商家对互联网的认识也在变化,他们的要求也在变化,他对服务、整个基础设施和质量的要求都在提升。我们作为一个平台,怎么样能够服务好我们的商家、合作伙伴,让他们能够服务好消费者,这个过程是没有止境的,这是我们要持续努力的,这样才能让整个生态体系能够健康繁荣的发展。
全球买全球卖为什么先试水香港
问:全球买、全球卖为什么首先选择香港?与亚马逊等竞争对手相比会有优势吗?
张勇:全球化是阿里的一个长期的战略,今年双11我们让去年的消费者可以买遍全球,到今年开始尝试卖全球,当然我们只跨出了第一步,先到香港、台湾试水。这是我们实现eWTP畅想的一部分,也是我们跨入全球化的第一步,最后一定会实现全球的贸易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阿里必须要立足于中国,阿里的中国元素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优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基地,有大量成熟的制造业企业和优质商品,他们都希望能够走出国门,都希望能够进入到其它市场。
香港素来被称为购物天堂。但是香港也会有一些不方便的东西,比如香港因为面积和地价的问题,其实没有大型的卖场、超市,特别是在市区,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买奢侈品、买时尚的很多品牌在香港非常方便,但是很多生活必需品、日常用品其实需要多样化的管道,这是我们对这个市场粗浅的理解。所以我们特地邀请了一些像Costco这样卖场类型的品牌商家跟我们一起在香港试水,因为它本来在香港也没有实体店,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一起看看能不能满足香港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不断地学习和体会,怎么样去服务好香港的消费者,包括在支付方式上,怎么样能够用本地最便利的方式去支付。比如说支付宝和八达通卡已经完全打通了,包括我们怎么样跟末端的代收服务店、零售小店、711合作。我们在进入香港的时候,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准备,希望最终能够符合香港本地的生活习惯。
其实这有一个引导和教育的过程。阿里一直是市场的培育者,我们在国内也是这么过来的。今天大家在大街上买个包子都能刷支付宝,这是长期培养的结果,我们在香港也要有这样的长期的决心,去培养和形成这样的一种新的消费习惯。
另外一方面,阿里最大的优势是平台优势,阿里在中国做业务和在全球做业务是一样,我们永远就是要帮助别人成功,而不是自己去卖货。这个世界上不缺一个会卖货的人,但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帮所有有好的产品、有好的创意,或者有好的营销的人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我们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仍然会坚持这样的平台化的理念。我一开始也在问我们的同事,我说香港是购物天堂,香港需要这样的服务吗?结果我们用事实说话,每年在我们零售平台上买东西的香港、台湾同胞不计其数,他们确实需要这样的服务。今天我们既然能够帮美国、澳洲的企业进中国,我们就能帮他们进其他的地方,这是我们在整个过程中的一个全球化的思考。
Copyright ©2025-2026 杭州常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0036518号-1浙公网安备案 33010402000173号电话:0571-56087094
货捕头由汇商通分销系统提供技术支持